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期刊论文  

  • 编号:
    7333AB7BDD4B0BFF5E2C98206C242B74
  • 作者:
    李煌;武秀萍;黄兰;徐晓梅;康娜;韩向龙;李宇;赵宁;江凌勇;谢贤聚;郭杰;李志华;莫水学;刘楚峰;胡江天;施洁珺;曹猛;胡炜;曹阳;宋锦璘;汤旭娜;白丁;
  • 地址: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广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高级专家诊疗科;
  • 语种:
    中文
  • 期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ISSN:1000-1182 2022 年 40 卷 6 期 (629 - 637) ; 2022年11月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煌,武秀萍,黄兰, 等.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2,40(6):629-637.
  • APA:
    李煌,武秀萍,黄兰,徐晓梅,&白丁.(2022).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40(6):629-637.
  • MLA:
    李煌, et al.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40,6(2022):629-637.
  • 入库时间:
    2022/12/31 21:58:15
  • 更新时间:
    2022/12/31 21:58:15
浏览次数:268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68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