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体外震波与心肌血管新生:对内源性干细胞、细胞因子、局部微环境的影响  期刊论文  

  • 编号:
    a0e93907-533f-4303-9814-ab6ff422f110
  • 作者:
    马一铭;李丽;蔡红雁郭涛
  • 地址: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ISSN:2095-4344 2015 年 19 卷 45 期 (7374 - 7380) ; 2015/11/5 0:00:0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背景:研究证明体外震波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和无创的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方法,它能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目的:总结体外震波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1998至2014年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hock wave,ischemic heart disease,angiogenesis,cytokine,stem cell",中文检索词为"震波、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细胞因子、干细胞"。纳入关于体外震波促进缺血性心血管病血管新生的相关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选取5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体外震波动员干细胞增殖、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提高血管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高表达,并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凋亡以及调控血管外基质为血管新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微环境,从而间接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体外震波治疗在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能有很好的临床运用前景,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一铭,李丽,蔡红雁, 等. 体外震波与心肌血管新生:对内源性干细胞、细胞因子、局部微环境的影响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5):7374-7380.
  • APA:
    马一铭,李丽,蔡红雁,郭涛.(2015).体外震波与心肌血管新生:对内源性干细胞、细胞因子、局部微环境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9(45):7374-7380.
  • MLA:
    马一铭, et al. "体外震波与心肌血管新生:对内源性干细胞、细胞因子、局部微环境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19,45(2015):7374-7380.
浏览次数:133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33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