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断价值  期刊论文  

  • 编号:
    b33f3691-3a63-44a3-b203-febace68f5b9
  • 作者:
    戴晓蓉;王继华;陈杰;胡艳辉;郭亚萍;王美红;刘军梅;
  • 地址: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室;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ISSN:1008-0678 2014 年 22 卷 4 期 (421 - 425) ; 2014/7/20 0:00:0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指标评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的作用,为早期制定理想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发病20 d内的10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行面神经电生理检测,经0.5~3年随访,以House-Brackmann分级评价电生理指标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109例患者中,预后差组20例,预后好组89例。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电生理指标比较:1面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分别为(3.55±0.65)ms、(2.82±0.36)ms;2 M波波幅分别为(0.72±0.58)mV、(2.22±0.89)mV,波幅下降比值分别为(71.45±22.94)%、(25.55±20.56)%;3 F波消失率分别为85.00%(17/20例)、21.35%(19/89例),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F波是否能引出评价预后的准确度为79.82%,以波幅下降比值是否<90%评价预后的准确度为85.32%,两种诊断方法经配对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比值及F波均可作为面神经麻痹预后判断的电生理指标,波幅下降比值判断预后的准确度优于F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戴晓蓉,王继华,陈杰, 等. 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断价值 [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22(4):421-425.
  • APA:
    戴晓蓉,王继华,陈杰,胡艳辉,&刘军梅.(2014).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断价值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2(4):421-425.
  • MLA:
    戴晓蓉, et al. "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断价值"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2,4(2014):421-425.
浏览次数:3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3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