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骨性眶腔的应用解剖  期刊论文  

  • 编号:
    095fc2bd-13be-479b-832a-ec7e7a57a4d4
  • 作者:
    刘承杏#;刘金军;陈绍春;范艳;王金德;李兴国
  • 地址:

    [1]昆明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云南昆明 650031

  • 语种:
    中文
  • 期刊:
    解剖与临床 ISSN:1671-7163 2005 年 10 卷 1 期 (16 - 17,20) ; 2005-03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骨性眶腔的构成特点,为相关开眶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30例国人成人头颅骨性标本,观察眶腔的构成、分部,并测量各部的有关参数。结果:(1)由前向后,可将骨性眶腔按形态及结构的不同分为球周部、球后部和眶尖部三部分。(2)DaCryon点距筛前孔、筛前孔距筛后孔、筛后孔距视神经管眶口及筛后孔距眶尖的距离分别为(20.13±2.79)mm、(13.38±2.66)mm、(7.40±2.03)mm、(13.41±2.35)mm。 (3)MacCarty关键孔位于翼点正前方(25.74±4.12)mm及颧额蝶缝交汇点正上方(15.20±2.45)mm处。结论:(1)骨性眶腔各部的构成及内容不同,手术入路各异。(2)DaCryon点、筛前孔、筛后孔是眶内侧手术入路的重要标志性结构,(3)Mac-Carty关键孔是临床经眶颅部手术常用的钻孔部位。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承杏,刘金军,陈绍春, 等. 骨性眶腔的应用解剖 [J].解剖与临床,2005,10(1):16-17,20.
  • APA:
    刘承杏,刘金军,陈绍春,范艳,&李兴国.(2005).骨性眶腔的应用解剖 .解剖与临床,10(1):16-17,20.
  • MLA:
    刘承杏, et al. "骨性眶腔的应用解剖" .解剖与临床 10,1(2005):16-17,20.
  • 入库时间:
    2021/10/19 2:36:33
  • 更新时间:
    2025/6/25 0:53:51
浏览次数:40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40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