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儿童淋巴上皮瘤样癌病例特点及预后分析  期刊论文  

  • 编号:
    6B17FD78124818D7472270664EAA28D7
  • 作者:
    李烨#; 路素英;甄子俊;朱佳;孙斐斐;王娟;黄俊廷;阙旖;张翼鷟;
  • 地址:
    昆明市儿童医院肿瘤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国肿瘤临床 ISSN:1000-8179 2025 年 52 卷 15 期 (776 - 782) ; 2025年8月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23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诊治的年龄<18岁LEL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9例儿童及青少年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0例(52.6%),女性9例(47.4%),中位年龄12.9(4.3~17.0)岁,14例患儿居住地为广东省(73.7%),其余散发分布。原发部位为纵隔11例(57.9%),腮腺4例(21%),颈部1例(5.3%),肺部1例(5.3%),涎腺1例(5.3%),颌下腺1例(5.3%);其中15例(78.9%)在初诊时就已经出现至少1个部位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为颈部淋巴结。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肿瘤体积≥801 cm3为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较差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1)。2年OS和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为84.2%和57.9%。完成手术+化疗+放疗的患儿和仅完成部分治疗的患儿的2年OS率分别为100%和25%(P=0.007)。初诊时联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和不联用PD-1抗体的患儿的2年PFS率分别为100%和38.5%(P=0.020)。肿瘤体积≥801 cm3和肿瘤体积<801 cm3患儿的2年OS率分别为40.0%和100%(P<0.001)。放疗和未放疗患儿的2年OS率分别为100%和0(P<0.001)。结论:儿童LELC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较好,初诊时联用PD-1抗体有潜在获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烨,路素英,甄子俊, 等. 儿童淋巴上皮瘤样癌病例特点及预后分析 [J].中国肿瘤临床,2025,52(15):776-782.
  • APA:
    李烨,路素英,甄子俊,朱佳,&张翼鷟.(2025).儿童淋巴上皮瘤样癌病例特点及预后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52(15):776-782.
  • MLA:
    李烨, et al. "儿童淋巴上皮瘤样癌病例特点及预后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 52,15(2025):776-782.
  • 入库时间:
    2025/10/16 22:03:59
  • 更新时间:
    2025/10/16 22:03:59
浏览次数:39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39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