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  期刊论文  

  • 编号:
    B2C5009D9E787530BDED3E83D834A09E
  • 作者:
  • 地址:

    [1]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语种:
    中文
  • 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ISSN:1005-930X 2024 年 41 卷 6 期 (926 - 933) ; 2024年6月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基于中国多民族队列(CMEC)的基线调查数据,将云南丽江永胜县汉族新诊断高血压患者分为未用药组(H组)23例,高血压药物治疗组(HM组)13例,以健康人群26例作为对照(C组)。收集3组血液、粪便样本,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16S r DNA测序技术分析。结果:α多样性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H组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下降(P=0.037);β多样性结果显示,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0.047,P=0.043),其中HM组与C组差异最为显著(R2=0.055 2,P=0.005)。在属水平上,与C组比较,H组双歧杆菌、柯林斯杆菌属、苏黎世杆菌属等7个菌属丰度显著降低,而肠球菌属丰度显著增高(均P<0.05)。H组与C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属和柯林斯杆菌属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呈负相关关系(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双歧杆菌和柯林斯杆菌作为高血压疾病的微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结论:云南高原世居汉族人群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表现为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双歧杆菌和柯林斯杆菌或可作为高原地区人群高血压的微生物标志物,补充有益菌和调整饮食结构可预防和改善高血压。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熊佳,刘冉,黄雪娟, 等.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 [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4,41(6):926-933.
  • APA:
    熊佳,刘冉,黄雪娟,汪艳蛟,&米飞.(2024).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41(6):926-933.
  • MLA:
    熊佳, et al.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41,6(2024):926-933.
  • 入库时间:
    2024/8/11 0:56:50
  • 更新时间:
    2025/6/25 0:53:51
浏览次数:100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00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