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中心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
[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减重外科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
[4]长春嘉和外科医院普通外科
[5]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微创代谢外科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疝及腹壁外科
[7]昆明市延安医院普通外科四科
[8]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
[9]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88医院内分泌减重代谢中心
[1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
[1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
[12]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
[13]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普外科
[1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普通外科
[1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16]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减重与代谢病外科
[17]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1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19]山西白求恩医院甲状腺减重代谢外科
[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
[21]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22]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23]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肥胖与代谢病中心
[24]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
[25]唐山市工人医院胃肠外科
[26]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27]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通外科
[2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29]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普通外科
[30]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31]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病区
[3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减重和代谢外科
[33]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
[34]新乡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
[35]淄博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
[3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胃肠代谢外科
目的 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4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 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4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以及2018-2024年度随访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随访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24年度,来自2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68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7762例。术前体重指数(BMI)为38.6(25.1,82.1)。女性病人5463例(70.5%),年龄33(12,69)岁;男性病人2283例(29.5%),年龄32(10,69)岁。在所有有效病例中,22.1%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90.5%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50.7%合并高血压,53.1%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7.1%的女性病人术前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手术方式方面,胃袖状切除术(SG)占87.60%,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术(SG-TB)占3.59%,Rouxen-Y胃旁路术(RYGB)占3.43%,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2.56%,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2.14%,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SADI-S/OADS)占0.44%,胃袖状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DJB)占0.05%,胃袖状切除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DJB)占0.01%,其他手术方式占0.18%。2018-2024年度随访信息显示,不同肥胖症分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组间多余体重减少率(%EWL)与总体重减少率(%TWL)随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结论 通过对2024年度数据报告分析,中国接受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人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女性病人居多,术前合并肥胖相关疾病占比高,SG仍为主流术式。术后中长期减重水平显著,不同肥胖症程度术后结局存在差异特征。2024年度报告研究反映了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学科发展动态,为与既往年度数据、国际数据对比提供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