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
目的 探讨重返运动微信小程序干预指导并评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康复锻炼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符合选择标准的80例行ACL解剖单束重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小程序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小程序组患者在重返运动微信小程序指导下进行康复,术后每月进行1次测试,包括患者主观评分[膝关节运动水平Tegner评分、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结果(KOOS)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心理评估[ACL恢复运动损伤量表(ACL-RSI)评分]、跳跃测试、平衡测试、弯曲角度测试;常规组由医师及护士每月定期对患者行电话随访。两组患者于术后3、6、9、12个月复查,观测指标包括:Opti_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步态分析系统记录的膝关节6个自由度(屈伸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Ligs关节韧带数字体查仪测量对胫骨近端后方施加前向推力120 N时患者的胫骨前向位移差异(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 difference,ATTD),Tegner评分、IKDC评分、KOOS评分(包括疼痛、症状、日常生活、体育娱乐、生活质量5项评分)、HSS评分、ACL-RSI评分,跳跃能力和平衡能力,患者对康复过程满意程度,以及根据MRI显示的ACL连续性和信号强度进行ACL愈合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各指标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除小程序组ACL-RS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小程序组ACL-RSI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KOOS各项评分、HSS评分及平衡和跳跃能力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9个月,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小程序组重返运动达标27例(67.5%),常规组21例(52.5%),两组重返运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50(1.00,2.25),P=0.049]。小程序组对康复过程非常满意27例、满意10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1例,常规组分别为19、13、5、3例,小程序组满意程度优于常规组(P=0.049)。两组患者MRI检查均可见ACL走行连续,无二次断裂及坏死,其中小程序组ACL愈合分级达1级31例、2级9例,常规组1级28例、2级12例,两组ACL愈合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结论 应用重返运动小程序干预指导ACL重建术后康复可显著减轻患者对重返运动的恐惧心理,提高术后重返运动率;且该小程序操作便捷、使用率高、患者依从性高,满意度明显提升。